秋分养生:中医视角下的秋季调理秘籍352


[秋分养生中医讲堂]

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此时,太阳直射赤道,昼夜平分。秋分过后,天气逐渐转凉,白昼变短,黑夜变长,意味着秋季由盛转衰,万物开始收敛。中医认为,秋分时节,气候干燥,容易伤肺,养生重点在于养肺润燥,调理脾胃。

一、秋分养生的中医理论基础

中医理论认为,秋季对应五行中的金,五脏中的肺,五色中的白。秋季气候干燥,容易导致肺气不足,出现口干、咽痛、咳嗽等症状。因此,秋分养生要以养肺润燥为重点,同时也要注重脾胃的调理,因为脾胃是后天之本,只有脾胃功能良好,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,增强抵抗力。

《黄帝内经》中指出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。” 这段话阐述了秋分时节养生的重要原则:顺应自然,早睡早起,保持心情平和,以适应秋季气候的变化,收敛神气,养护身体。

二、秋分养生的具体方法

1. 饮食调养:

秋分时节,饮食应以润燥、健脾为主,宜选用滋阴润肺、健脾益胃的食物。具体如下:
多吃润燥食物:例如梨、银耳、百合、莲藕、蜂蜜等,这些食物具有滋阴润肺、清热解毒的作用,可以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。
少吃辛辣刺激食物:辛辣食物容易耗伤阴津,加重秋燥,因此应尽量少吃。
适量进补:秋分时节可以适当进补,但要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过量。可以食用一些滋补的汤羹,例如山药排骨汤、西洋参炖鸡汤等。
多喝水:秋天气候干燥,多喝水可以补充体内水分,防止秋燥。


2. 起居调养:

秋分时节,起居调养应遵循“早卧早起”的原则。早睡可以养阴,早起可以顺应阳气升发,有利于身心健康。此外,还要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,尤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。

3. 运动调养:

秋季适宜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,例如太极拳、瑜伽、慢跑等。运动可以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,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出汗过多,伤及肺气。

4. 精神调养:

秋分时节,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。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,或者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,例如读书、绘画等。秋季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的情况,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
5. 其他养生建议:
注意防寒保暖:秋分后天气逐渐转凉,应注意添衣保暖,避免着凉感冒。
保持室内空气流通: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:享受秋天的美好景色,有利于身心健康。
规律作息: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增强免疫力。


三、秋分养生食疗方例

1. 银耳莲子羹:银耳、莲子各适量,加水煮至银耳软烂,加入冰糖调味即可。具有滋阴润肺、养心安神的作用。

2. 百合雪梨汤:百合、雪梨各适量,加水煮熟,加入蜂蜜调味即可。具有润肺止咳、清热解毒的作用。

3. 山药排骨汤:山药、排骨各适量,加水炖煮至排骨软烂即可。具有健脾益胃、补气养血的作用。

结语:

秋分时节,养生重在“养肺润燥”,通过饮食调养、起居调养、运动调养和精神调养等方面,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秋季气候变化,维护身体健康,平平安安地度过金秋时节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秋分养生,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秋季。

2025-05-08


上一篇:中医养生:瓜果的妙用与禁忌

下一篇:中医养生社团值得加入吗?利弊分析与选择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