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养生周周:秋季养生秘籍,滋阴润燥防秋燥317


大家好,欢迎来到“中医养生周周”栏目!秋高气爽,丹桂飘香,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也是养生的关键时期。夏季的酷暑渐渐褪去,秋季干燥的寒气悄然而至,如果不注意养生,很容易出现秋燥的症状,例如口干舌燥、皮肤干裂、便秘等。因此,本周我们来聊聊秋季养生,如何滋阴润燥,安然度过金秋时节。

一、秋季养生的核心:滋阴润燥

中医认为,秋季对应肺脏,肺主气,司呼吸,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。秋季气候干燥,容易耗伤肺阴,因此秋季养生的核心就是滋阴润燥,养护肺脏。 “燥”是秋季的主气,容易伤及人体津液,导致各种不适。因此,我们的饮食、起居、精神调理都应围绕着“滋阴润燥”这个主题展开。

二、秋季饮食调理:润肺生津,清燥降火

秋季饮食应以清润甘甜、滋阴养肺为原则,选择一些具有润燥功效的食物,例如:
白萝卜:性凉味甘,具有清热生津、润肺止咳的功效。可以生吃、煮汤或做成萝卜糕。
梨:性寒味甘,具有润肺清燥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可以生吃、榨汁或煮水。
银耳:性平味甘,具有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的功效。可以炖汤或做成银耳羹。
百合:性微寒味甘,具有润肺止咳、宁心安神的功效。可以煮粥、炖汤或做成百合糕。
莲藕:性寒味甘,具有清热生津、健脾开胃的功效。可以凉拌、炒菜或煲汤。
蜂蜜:性平味甘,具有润燥止咳、补中润肠的功效。可以冲水喝或直接食用。

此外,还应少吃辛辣刺激、燥热的食物,例如辣椒、胡椒、烧烤等,以免加重秋燥。

三、秋季起居调理:早睡早起,规律作息

秋季养生也要注重起居调理,遵循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的原则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养阴护肺。 早睡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修复和休息,而早起则可以迎接清晨的阳光和新鲜空气,有利于身心健康。同时,避免熬夜,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,对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至关重要。

秋季气候变化较大,早晚温差也比较大,要注意保暖,避免着凉感冒。 外出时,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,尤其要注意保护好颈部和脚部,防止寒邪入侵。

四、秋季精神调理:乐观豁达,平和心态

秋季对应肺金之气,金气肃杀,容易让人产生悲秋的情绪。因此,秋季养生也要注重精神调理,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,避免过度悲伤或焦虑。 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,例如散步、爬山、赏秋等,亲近自然,陶冶情操,舒缓情绪。 也可以听一些轻音乐,阅读一些轻松愉快的书籍,放松身心,缓解压力。

五、秋季养生穴位按摩:

除了饮食和起居,还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辅助养生,例如:

肺俞穴:位于背部,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按摩肺俞穴可以宣肺利气,润肺止咳。
尺泽穴:位于肘横纹内侧端,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。按摩尺泽穴可以清肺泻热,润燥止咳。
太渊穴: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,桡动脉搏动处。按摩太渊穴可以宣肺化痰,润肺止咳。

按摩穴位时,可以采用轻柔的按摩手法,每次按摩5-10分钟即可。

六、秋季养生小贴士:
多喝水,保持体内水分充足。
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适当使用加湿器。
注意防风保暖,避免着凉感冒。
规律运动,增强体质。
保持良好的心态,积极乐观。


总而言之,秋季养生重在滋阴润燥,通过饮食、起居、精神等多方面的调理,才能更好地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,安然度过金秋时节。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。 下周我们将继续探讨中医养生相关的知识,敬请期待!

2025-05-21


上一篇:雅尼中医美容养生:由内而外焕发肌肤光彩

下一篇:中医养生:岚岚带你开启健康生活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