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经络养生:秋季润肺健脾,守护您的秋冬健康110


秋高气爽,丹桂飘香,一年一度的秋季悄然而至。中医认为,秋季对应肺脏,肺主气,司呼吸,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。秋季气候干燥,燥邪容易伤肺,因此秋季养生尤为重要。而经络养生,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,能够有效地调理脏腑,增强机体抵抗力,帮助我们平稳度过秋季,迎接寒冷的冬季。本文将从中医经络的角度,详细阐述秋季养生方法,助您健康过秋。

一、秋季养生的核心:润肺健脾

秋季养生的核心在于“润肺健脾”。肺主气,秋燥易伤肺,导致口干、咽燥、咳嗽等不适症状。脾主运化,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虚弱则易受秋燥侵袭。因此,秋季养生应着重润肺益气,健脾养胃,以抵御秋燥的侵害。

二、秋季经络养生重点:肺经与脾经

中医经络理论认为,人体经络遍布全身,如同交通网络,沟通内外,联络脏腑。秋季养生,应重点关注与肺脏和脾脏相关的经络——肺经和脾经。肺经循行于胸部和上肢内侧,脾经循行于胸腹部内侧。通过按摩、艾灸等方法疏通肺经和脾经,可以有效调理肺脾功能,增强抵抗力。

三、秋季经络养生方法:

1. 按摩肺经:
大鱼际:位于手掌大拇指根部肌肉隆起的部位,是肺经的原穴,经常按摩可以宣肺理气,缓解咳嗽、胸闷等症状。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大鱼际,每次1-2分钟,每日数次。
尺泽穴:位于肘横纹内侧端,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,是肺经的络穴,按摩此穴可以清肺热、止咳喘。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尺泽穴,每次1-2分钟,每日数次。
列缺穴:位于桡骨茎突上方,腕背侧横纹上1.5寸处,是肺经的输穴,按摩此穴可以宣肺止咳、疏通经络。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列缺穴,每次1-2分钟,每日数次。

2. 按摩脾经:
足三里穴:位于外膝眼下3寸,胫骨前缘外侧。是脾经的重要穴位,具有健脾益胃、调理气血的功效。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,每次1-2分钟,每日数次。
太白穴:位于足内侧缘,第一跖骨基底后方凹陷处,是脾经的原穴,具有健脾利湿、理气消食的功效。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太白穴,每次1-2分钟,每日数次。
阴陵泉穴:位于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,是脾经的合穴,具有健脾利湿、消肿止痛的功效。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阴陵泉穴,每次1-2分钟,每日数次。

3. 艾灸:艾灸具有温经通络、驱寒除湿的功效,秋季可以适当艾灸肺经和脾经上的穴位,以增强体质,预防疾病。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艾灸。

4. 其他经络养生方法:
太极拳、八段锦等柔和的运动:可以促进气血运行,增强体质。
充足的睡眠: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脏腑的修复和保养。
合理的饮食:多吃一些润肺健脾的食物,例如梨、银耳、莲藕、山药等。
保持良好的心态:心情舒畅,有利于身心健康。


四、注意事项:

1. 按摩穴位时力度要适中,不可用力过猛,以免造成损伤。

2. 如有疾病,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经络养生。

3. 艾灸需谨慎,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。

4. 秋季养生是一个长期过程,需要持之以恒,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

秋季养生重在预防,通过中医经络养生,我们可以有效地调理脏腑,增强机体抵抗力,平稳度过秋季,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健康快乐地度过这个美丽的秋季!

2025-05-19


上一篇:程程中医养生:从日常细节入手,轻松拥有健康体魄

下一篇:中医养生:吴静老师带你开启健康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