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立秋养生:顺时调理,安度秋分46


中医立秋养生:顺时调理,安度秋分

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标志着夏暑的结束和秋凉的开始。根据中医理论,立秋后气候逐渐干燥,暑热开始消退,此时养生应以“肺”“胃”为主,顺应秋季特点,调理身体,为安度秋分做好准备。

一、立秋养肺

立秋时节,秋燥明显,容易伤肺。中医认为,肺主气司呼吸,与皮毛相通,肺气虚弱时,易受风寒侵袭,引发咳嗽、气喘等症状。因此,立秋后养肺尤为重要。

1. 润肺止咳:百合、银耳、梨子等食物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,可适当食用。

2. 宣肺平喘:杏仁、川贝、枇杷等食材有宣肺平喘的作用,可泡水代茶饮或入药服用。

3. 避免辛辣刺激:辛辣刺激性食物易伤肺气,应尽量避免食用。

二、立秋养胃

立秋后,胃肠道功能逐渐减弱,容易出现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。中医认为,胃主受纳,与脾相表里,脾胃虚弱时,运化功能下降,导致营养吸收障碍。因此,立秋后养胃同样不可忽视。

1. 温阳益胃:生姜、大蒜、羊肉等温性食物有温阳益胃的作用,可适当食用。

2. 健脾和胃:山药、莲子、芡实等食材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,可制作成粥品或汤羹食用。

3. 清淡饮食:油腻、生冷的食物易伤胃气,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。

三、立秋起居调节

除了饮食调理,立秋后还应注意起居调节,顺应秋季特点,以增强身体的适应能力。

1. 早卧早起:立秋后,应顺应自然规律,早卧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。

2. 适量运动:秋季宜进行适量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以出微汗为宜。

3. 避风保暖:立秋后,早晚温差较大,应适当添加衣物,避免受风着凉。

四、立秋穴位按摩

立秋后,通过按摩特定穴位,可以辅助养生,调节身体机能。

1. 肺俞穴:位于肩胛骨内侧,第3胸椎棘突旁开1.5寸处。按摩此穴位可宣肺止咳,平喘利气。

2. 足三里穴:位于膝盖外侧,犊鼻穴下方3寸处。按摩此穴位可以健脾和胃,调理肠胃。

3. 合谷穴:位于手背,拇指和食指之间虎口处。按摩此穴位可以疏散风寒,缓解头痛鼻塞。

写在最后

立秋养生,应顺应秋季特点,以养肺、养胃为主,调节起居,按摩穴位。通过综合调理,增强身体免疫力,为安度秋分做好准备。需要注意的是,养生应结合个人体质,必要时咨询专业医师,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。

2024-11-23


上一篇:中医养生:古人的智慧,现代人的健康秘诀

下一篇:中医养生早餐,开启健康活力新一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