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:跟着大自然的节奏,养生不迷路276


1. 子时(23:00-01:00):养阳气,保证睡眠

此时阳气潜藏,阴气最盛。应早早入睡,保证充足的睡眠,让阳气得以休养生息。睡前可泡脚、轻揉涌泉穴,帮助安神助眠。

2. 丑时(01:00-03:00):养肝血,平心气

此时肝经最旺。应保持心境平和,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。睡前可轻敲太冲穴和行间穴,疏肝理气,安抚情绪。

3. 寅时(03:00-05:00):养肺气,润肠道

此时肺经当令。应早起清肺,润肠道。可进行轻柔的呼吸吐纳,喝一杯温开水,帮助润肺润肠。

4. 卯时(05:00-07:00):养大肠,排毒素

此时大肠经最活跃。应及时排便,清理肠道毒素。可适当运动,促进排便。

5. 辰时(07:00-09:00):养胃气,健脾胃

此时胃经旺盛。应进食早餐,为一天的工作和学习提供能量。早餐宜清淡易消化,如粥类、鸡蛋。

6. 巳时(09:00-11:00):养心气,调情志

此时心经当令。应保持心境平和,避免情绪波动。可适当运动,疏通经络,调节情绪。

7. 午时(11:00-13:00):养心阳,补充能量

此时阳气最盛。应抓住机会午休,补充体力。午饭宜清淡适量,避免暴饮暴食。

8. 未时(13:00-15:00):养小肠,吸收营养

此时小肠经最活跃。应循序渐进地恢复工作,避免剧烈运动。可适当进食点心,补充能量。

9. 申时(15:00-17:00):养膀胱,清利热

此时膀胱经当令。应多喝水,帮助清除体内代谢废物。可适当活动,促进膀胱功能。

10. 酉时(17:00-19:00):养腎气,滋养元阴

此时肾经最旺。应静心养神,避免过度劳累。可适当按摩涌泉穴和太溪穴,滋养肾气。

11. 戌时(19:00-21:00):养心血,安神助眠

此时心经再次活跃。应保持心境平和,避免情绪波动。可适当散步或听轻音乐,放松身心。

12. 亥时(21:00-23:00):养胆气,平肝火

此时胆经最旺。应早早洗漱,准备就寝。睡觉前可轻揉太冲穴和行间穴,平息肝火,助眠安神。

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顺应自然规律,遵循人体阴阳变化规律。通过合理安排作息、饮食、运动等,可以调节脏腑功能,保持身心健康。坚持这样的养生方式,就能达到养生不迷路的境界,让自己始终处于最佳状态。

2024-12-08


上一篇:中医养生学哪个学校好?

下一篇:萍乡:中医药养生小镇,打造健康宜居新天地